正红旗下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八 )


带我活过了十八年的辛酸 。
母亲那单薄的身体全然不是一副顶天立地的模样,但确然扛起了整个家的分量 。
我该说她什么好呢?她从来都是一副黄牛的姿态,任由公婆的呵斥,丈夫子女的使唤 。她的生活太过于简单,以至于我至今不晓得她有何嗜好 。她总是早出晚归,爬在地里熬过夏日炎炎,躲在厨房熬过一冬的酷寒 。印象中的她少言 。亲戚们来了,她就笑着迎出门去,之后钻进厨房,陆陆续续端出可口的饭菜来 。要么不做饭的时候,她便规矩地坐在炕沿的一边,让半开的门遮住她半边的脸,然后静静地听他们高谈阔论,脸上始终堆砌着笑容 。
母亲在村里没什么地位,不可能有哪家的红白事非邀母亲去不可,顶多是要他去帮忙做饭、洗盘子 。母亲也从不拒绝 。她不是旧社会看家的妇女,男耕女织的规则在我们这儿不合用 。母亲除了忙家里的琐事,诸如喂猪、做饭类,还得种地 。村里人对母亲唯一的印象是一身破旧的迷彩服,一把与身长等高的铁锨,一张清瘦泛黄的面容 。
至此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模样 。她总是抚摸着我的头发,给我说一些关切的话,我望一眼她的两鬓,除了黯淡无光如同枯草以外,另有几根银丝在头巾遮掩下显出雪白 。忽然就与她的目光相
撞,顿时我像被攫住了一般 。母亲的眼眸饱含了诸多情感,有几分对生活的无奈,几分历经沧桑的辛酸,还有几分对儿女的期待,因而显得晶莹,如同宝石,闪亮在漆黑的夜空 。
我知道这些年她是何等艰难,十八年前埋没在这山沟的青春,十八年间付出给这家庭的血泪 。十八年,我目睹了母亲的年轮清晰地变多,车轮般辗转过山路的曲折,十八年,我从无知地挥霍过渡到感恩地沉默,从懵懂任性变得勇于担当,十八年,当我真得长大成人,我亲爱的母亲,您还能剩几个十八年让我侍奉膝前?
冬日的寒风吹来一场悲凉,幻化成我奋斗的力量 。感动如涛声依旧,却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
篇3:正红旗下读后感
一本没写完的书,是老舍的不幸,也是老舍的幸 。
老北京的风情、旗人的风俗、面子文化的精髓被老舍的一支妙笔写的如此自然、熨帖、俏皮,却又是一首浸到骨子里的挽歌 。放眼现当代中国文学,再没有谁能把热闹中的哀伤,嬉笑中的悲凉写的如此毫不做作 。钱钟书在某些方面可以与之一较,但是钱钟书的学术素
养让他的文字太过机智、诙谐,多了些
卖弄、表演的嫌疑 。可是即便是钱钟书,建国后恶劣的文学环境也让他无法再写出心中的佳作 。在以往的大家们纷纷辍笔、转行,或作应景文章时,老舍能写出《正红旗下》实在不能不算是一个神迹 。老舍投了湖,《正红旗下》未能完成,确实是一大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