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 诗词

汴京城 诗词

关于宋都东京汴梁的诗句展开全部 1、《朝中措 以上二首见元草堂诗余卷上》年代: 元 作者: 杜仁杰汴梁三月正繁华 。
行路见双娃 。
遍体一身明锦 , 遮尘满面乌纱 。
车鞍似水 , 留伊无故 , 去落谁家 。
争奈无人说兴 , 新来憔悴因他 。
2、《皇甫巨川父年八十八母年八十四歌》年代: 宋 作者: 方回屈二指兮郎罢九秩 , 虽则九秩兮髯犹如漆 。
梁之郊兮黍稷栉栉 , 父曰儿归兮吾督汝銍 。
加六算兮圣善九旬 , 虽则九旬分发犹未银 。
汴之水兮鲂鲤鳞鳞 , 母曰儿归兮我甘汝珍 。
夫妇偕老兮古无此比 , 父母俱存兮今谁其拟 。
禄养于南兮云胡不善 , 汴梁言还兮昼锦乐只 。
二老有子兮又有孙 , 寿且康兮施及后昆 。
逮老及彭兮永贞厥根 , 泽诗薰书兮益大宁斋翁之门 。
“宋都汴梁”指北宋东京汴梁 , 汴梁现在指开封市 , 汴梁多次遭到水灾 , 现在的开封是在地面6-9米以下北宋东京城遗址上建立的 。
历史文化: 相传在2000多年前 , 周文王之子毕公高 , 曾经在此筑城 。
而"开封"之名始于春秋 , 是郑庄公取"开拓封疆"之意而得名的 。
战国时 , 魏惠王将国都迁到这里 , 定名"大梁" 。
五代梁太祖建都开封 , 改名"东都" 。
后汉、后周、北宋均沿称"东京开封府" 。
金灭北宋后 , 改东京为"汴京" 。
元明时代 , 开封又曾称为"汴梁"和"北京" 。
因此 , 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誉 。
汴梁开封城 , 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
夏朝(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 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约22公里) , 至12世胤 , 历经六世约157年 。
春秋时期 , 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 , 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 。
战国时期 , 公元前364年 , 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 , 时称大梁 。
公元前225年 , 秦灭魏 , 置砀郡 , 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 。
两汉景帝元年(前156年) , 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 , 改启封县为开封县 。
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 。
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 。
公元712年 , 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 。
公元907年 , 后梁建都开封 , 升汴州为开封府 , 号称东都 。
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 。
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 。
公元960年 , 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 定都开封 , 建立北宋 。
北宋开封人口达150万 , 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 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 。
公元1126年金攻陷开封 , 改开封为汴京 。
公元1214年金朝迁都开封 。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 。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 , 建北京于汴梁 。
洪武二年(1369年) , 罢北京 , 复称开封府 , 为河南布政司治 。
领四州、三十县 。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驻藩开封 。
明代 , 开封经济繁荣 , 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 。
公元1642年 , 李自成攻打开封 , 明军扒开黄河 , 开封城遭破坏 , 城中37万人 , 仅剩3万余人 。
清代设开封府 , 清末开封辟为商埠 , 民族资本工业兴起 , 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 。
民国期间 , 开封为河南省会 。
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 , 同年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 , 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 。
建国初期 , 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州 , 开封为省辖市 。
1982年开封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
开封历史悠久 , 名人众多 , 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颢、钟嗣成、王延相等 。
这里地势低洼 , 湖泊众多 , 号称"北方水城" , 名胜古迹众多 , 以铁塔、龙亭、相国寺、繁塔、延庆观、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镇岳飞庙等为最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