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出门 诗词( 三 )


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中蕴涵了多少慈母的爱心 。

【离家出门 诗词】

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
五六句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 。
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 。
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
最后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 。
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 。
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 。
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
3.作者简介蒋士铨(1725-1785),清代戏剧家、诗人 。
字辛畲、心余、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令属江西)人 。
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 。
诗作比较平直,功力和影响不及袁、赵 。
有《忠雅堂集》 。
仰天大笑出门去出自李白哪首诗展开全部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
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
天宝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 。
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这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 。
显然,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 。
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
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 。
“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
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 。
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 。
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象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 。
真是得意之态溢于言表!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