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除夕放爆竹的诗词( 八 )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其为“宵” , 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
中国幅员辽阔 , 历史悠久 , 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 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到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 , 泪湿春衫袖 。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 。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 ,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 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 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 ,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 。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 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
在这一天晚上 , 妇女们穿针乞巧 , 祈祷福禄寿活动 , 礼拜七姐 , 仪式虔诚而隆重 , 陈列花果、女红 , 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 , 一家欢笑设红筵 。
应倾谢女珠玑箧 , 尽写檀郎锦绣篇 。
香帐簇成排窈窕 , 金针穿罢拜婵娟 。
铜壶漏报天将晓 , 惆怅佳期又一年 。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 。
中秋祭月 ,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 , 以月寄情 。
设大香案 ,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 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 , 明月明年何处看 。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 。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 。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 , 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
我就全说重阳的啦!我就全说重阳的啦!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步步登高开视野 , 年年重九胜春光 。
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 , 战地黄花分外香 。
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橱 ,  半夜凉初透 。
古木向人秋 , 惊蓬掠鬓稠 。
是重阳、何处堪愁 。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 须邀织女弄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 , 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 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 , 月下穿针拜九宵 。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 ,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 , 花焰七枝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