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韵律合编( 三 )


其实不然,他在“归来”之后,继续强调“诗的散文美” 。
正如他自己所说:“就是为了把诗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风气中摆脱出来,主张以现代的日常所用的鲜活的口语,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赋予诗以新的生机 。
”(《诗论》新版《前言》)这可以看作艾青晚年对“诗的散文美”所作的最后而又最新的阐释 。
他在1981年5月对专访他的《中国青年报》采访人员表示:“从欣赏有韵到欣赏无韵,在诗歌美学上是一大进步 。
没有韵的诗比较难写,它必须切实地都是真货色 。
有些诗,去掉韵脚,就是一篇散文,这就不好 。
好的诗即使不押韵,也是通过形象思维来表现 。
”这就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散文美”的理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方面的形式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通过形象思维处理好诗的内容的问题 。
写诗如果脱离形象思维,不论押韵与否,都可能流于散文化 。
他指出,诗的“散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创作过程排除了形象思维” 。
他晚年的作品《归来的歌》虽押了自然的韵脚,但因突出了形象思维,仍然显示着散文美 。
这就表明,艾青的诗从早期到晚年、从无韵到有韵,都一以贯之地坚持散文美 。
这是艾青的诗在艺术风格上最突出、也最稳定的个性化的特征,是他所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 。
唐诗四个阶段的写作特点展开全部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
①初唐诗歌 。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 。
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 。
上官体绮错婉媚 。
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 。
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
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
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 。
他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 。
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 。
尤其是杜审言的诗 。
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 。
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
②盛唐诗歌 。
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
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
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 。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 。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 。
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 。
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 。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
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 。
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 。
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 。
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
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的诗人 。
③中唐诗歌 。
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 。
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诗学王维,精致秀润,但内容多浮浅 。
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 。
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 。
此外,戎昱、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 。
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 。
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 。
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一派则以奇险峭刻见长 。
但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 。
此外,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 。
两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