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兮诗词( 三 )


梨花风静鸟栖枝 。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
行云去后遥山螟 。
已放笙歌池院静 。
玉真难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 。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 。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
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 。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
昨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 。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
论兵远壑静,亦可纵冥搜 。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
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 。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 。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
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 。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
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 。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骛池 。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
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
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
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
芦...
关于以声写静的诗词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 。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 。
求带“静”的古诗词展开全部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 。
出自:《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 徐俯已是更阑人静,粉郎恣意怜伊 。
出自:《失调名》 年代:宋 作者: 连静女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
出自:《早秋游山寺》 年代:唐 作者: 李咸用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 。
出自:《寄右省王谏议》 年代:唐 作者: 罗隐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 。
出自:《静女歌》 年代:唐 作者: 张南容云峰咫尺,竹静芭蕉静 。
出自:《清平乐 九月回至隆兴 隆兴厅事壁间作六鹤图》 元 刘敏中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
出自:《与冢妇朱柔则》 年代:清 作者: 紫静仪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