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诗词韵律平仄的书( 二 )


宽韵字多,写诗挑选韵字就比较容易些;窄韵字少,选字就比较困难,窄韵的律诗也就比宽韵的律诗少见 。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 1)除首句有时需要押韵外,其它都是逢偶相押,隔句相押,即在偶数句子的末尾字押韵,奇数位子上的句子不用韵 。
2)一般只押平声韵,且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允许通韵,当然也就不允许出韵了 。
3)韵不能重出,即不许“重韵” 。
也就是说只能用同韵部的不同韵字,不能重复用同一个韵字 。
此外,每首诗的首句尾字作平声时,首句也须押韵 。
但由于首句本可不入韵(仄声字收尾时),所以首句的押韵比其它位置的押韵,其要求相对宽松些,既可以使用本韵,也可以用邻韵 。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见 。
至于什么是平声字、什么是仄声字,放在下一日再谈 。
这里先说说邻韵 。
所谓邻韵,不是说韵书上邻近的韵部就是邻韵,而是指读音上比较相近的那些韵部的字 。
“相近”不以上平声、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 。
邻韵,若按中古音划分,大致情况是: a)东冬两韵为一类; b)江阳两韵为一类(注意在古音中江阳不邻近,江更接近于东冬,是为特例); c)支微齐三韵为一类; d)鱼虞两韵为一类; e)佳灰两韵为一类; f)佳麻两韵为一类(特例); g)真文与元(部分)三韵为一类; h)寒删先三韵为一类; i)删先与元(部分)三韵为一类; j)萧肴豪三韵部为一类; k)庚青蒸三韵为一类; l)蒸侵两韵为一类(特例);
介绍古诗词韵律的有什么书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
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
谁知道古代诗词的韵律,韵脚,之类做诗的规律,要详细的!你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 。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 。
平仄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根据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 。
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 。
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 。
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 。
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 ,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 。
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 。
律诗的格律,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 。
一般来说,在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
)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
再记住念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