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记读后感( 二 )
是的,鲁迅先生恨,他恨这个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恨自己的无能 。
要知道,在绝对强大的事实面前再有力的个体思想也如萤火与之皓月,变的渺小无比 。
鲁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对逐渐衰败、日渐黑暗的社会,他多么想用他的力量去改变,可是现实却给了他多个无情的耳光 。
读到这,我仿佛已经不是我,而是与先生一样的一点萤火,在深邃的无边的黑暗中苦苦挣扎 。
先生从人道主义转向了个人主义,由启蒙的悲观主义,转向了存在的虚无主义 。
从学生变成医生,从医生变成文学家从文学家变成革命家 。
每一次的转变都给了他不小的打击,仿佛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一巴掌轻易拍碎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样 。
先生是不屈的,身份的多次转换可以证明;先生也是不甘的,他的文字可以证明 。
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碌碌无为的任由事物摆布还是面对无情的现实躲在暗处大声呐喊?先生给了我一个答案:我不管自己的力量多么的渺小,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力量不能改变太多的客观事实,可是我还是要尽我的全力去做,即使我做的不能改变什么,这样起码在我晚年终老的时候我可以用我那沧桑的眼睛勇敢的直视我走过的路 。
况且蝴蝶效应,也许我做的一些小事引起了这个社会的共鸣,那么我将会很欣慰,同时感到101%的骄傲 。
也许有些人还无法体会到自己能让这个世界改变一点点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骄傲 。
可惜先生是可怜的,这个社会仿佛就是要与他作对一般,将先生的种种努力都无情的打压下去,看着他在无力的痛苦中苦苦挣扎,黑暗的社会嘴角微微上扬 。
这也使得先生在虚无主义的鬼气中滑落的太远 。
但1925年,还是有一只手拉住了不住下滑的先生,那就是许广平 。
许并不是人中之凤,但有着一股子对新思想、自由、革命的坚毅,这深深的鼓舞了先生 。
后来两人到了上海定居 。
作者王晓明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鲁迅和许广平的相爱而终于同居,在上海建立新的家庭,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举动 。
正是在这件事上,他充分表现了生命意志的执拗的力量,表现了背叛传统礼教的坚决的勇气,表现了一个现代人追求个人自由的个性风采 。
但是,也恰恰在这件事情上,他内心深处的软肉和自卑,他对传统道德的下意识的认同,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都表现的格外触目 。
一个人一旦相信爱情,就不再是虚无主义者 。
【鲁迅传记读后感】鲁迅的人生终点最终在上海画上 。
回首过去,先生不断的遭遇到滑铁卢 。
早期先生想要医治民族,对大众,他是轻蔑的,他觉得百姓迂腐,不能像他那样面对名族的衰败勇敢的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拯救自己的民族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