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
文章图片
有人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 。
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 。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无从问起了 。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敢夸这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 。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 。
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
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 。首先是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 。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 。
这十部书若不知道,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 。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 。以上是算总账,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 。举例来说,读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毕沅等的《文献通考》 。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 。如不大略读读《文选》,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 。
这些书,大半是十来岁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 。枯燥部分可以滑过去 。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有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 。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 。
这样算来,把这些书通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皓首”即可“穷经” 。书对读者说话,读者也对书说话 。乍看是一次性的,书只会说,不会答 。其实不然 。书會随着读者的意思变换,走到哪里是哪里 。先看是一个样子,想想再看,又是另一个样子 。书是特种朋友,只有你抛弃它,它决不会抛弃你 。你怎么读它都行,它不会抗议、绝交 。不妨抄下几段原始记录,书人对话 。书: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定是非也 。人:我明白了 。这句话的第一点是民法,第二点是刑法,第三点包括国籍法、移民法,第四点连所谓“法哲学”都有了 。思想很现代化呀 。书:爱而知其恶 。憎而知其善 。人:了不起!这不是兵法的“知己知彼”,避免片面性吗?情人、夫妻之间若遵这条礼,大概离婚率可以降低了吧?书: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这是国际准则,也是人际习惯吧?还有来回讨论,不能记了 。这只是(《礼记》)第一页里的几处句子 。与书对话,其乐无穷 。连干燥的古书《礼记》都能活跃起来,现代化 。不会读,书如干草 。会读,书如甘草,现代化说法是如同口香糖,越嚼越有滋味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西安钟楼
- 时间,比眼睛更能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