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课文《竹影》教学教案怎么写?( 三 )


2.改变以往语文课知识的构建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为师生双方参与的互动,营造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的语文课堂 。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 。)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 。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 。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 。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 。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 。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 。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 。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