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实习总结

我们家的妈妈就像是永远充满斗志的选手 。每当妈妈看到有任何比赛或是才艺她总释鼓励我们去争取机会学习 。有一天妈妈得知游泳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更可以改善过敏现象,所以就千方百计的叫我去学游泳 。
刚开始我对游泳兴趣缺缺,但是时间一久我发现游泳很有趣 。教练每天都很有耐心的教我游泳,炎炎的夏日尽情的在水中悠游,实在是件快乐的事情,后来我天天都迫不及待的想去学游泳,只要说到游泳我都兴高采烈、洋洋得意的,只想奔入泳池的怀抱 。
我从很不喜欢游泳到非常欢喜游泳,虽然没有得过奖,但是爸爸、妈妈和教练不断的给我鼓励,这就像是得了好几百次的奖,让我充满信心和耐心,大家对我的爱心让我温暖、开心 。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我也曾呛过水,抽过筋等,虽然刚开始时觉得很辛苦,但是只要持之有恒,我终于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厉害了!
经过这次学习泳游的经验,让我发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愿意踏出第一步,去学习尝试新事物,就会发现自己无限的可能!
现今社会及学校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儿童早期生活和学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社会所广泛认同 。幼儿的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对幼儿能力的培养、素质的训练、从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等方面来开展工作,纠正单纯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违背幼儿早期生理、心理发育规律的一些片面做法 。结合自己实践与理论的经验和体会,同时结合本班(3—4岁)幼儿发育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开展早期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重点阐述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一些典型做法,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审美心理,促进其人格、身心的全面完善 。
一、让幼儿学会听音乐、欣赏音乐 。
幼儿欣赏音乐是一种全面的参与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学会安静、非常感兴趣的听音乐;参与音乐节奏的分享,用行为表现音乐节奏;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
3至4岁的幼儿,生性比较好动,对事物的持久性不强,如果坚持让其端坐,重复学唱某乐曲,时间一长,幼儿会出现不耐烦、不乐意的现象 。针对幼儿这一特征我的做法是:
第一,创造机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让幼儿听到他们将要学习的乐曲 。例如:在教新歌之前,利用幼儿吃饭前、午睡前这段时间,幼儿精神情绪都比较好时,有意无意地将新歌唱给他们听,用琴弹给他们听,如此反复几天,歌曲已经在幼儿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到正式教唱时,音乐一响起,大部分幼儿已经会唱了,这样的方法让幼儿学起来很轻松,效果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