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 八 )


翻看着一封封家书,我发现傅雷并不是以一个长辈对小辈的方法教育傅聪,而是以一个朋友的形式与傅聪谈心,交流 。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儿子成长,同时也教导儿子如何对待生活“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 。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他总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教儿子如何做人 。如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人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终于在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培养了两个优秀的人才:著名的钢琴大师——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 。这一家的成就着实让人羡慕,但和傅雷一家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么都尽量满足,长期以往,使孩子养成了惰性,并不懂得去珍惜:需要什么,只要开口就好了,父母一定会满足的 。正是这种思想习惯促使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啃老族”,甚至还发生了父母不满足孩子,孩子就对父母拳脚相加的事例 。发生这种事,我不禁为这些父母感到可悲,更对他们的做法感到质疑,如果这些家长一开始就不轻易满足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心仪的东西,事情不会这个样子吗?在这一点上傅雷一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孩子不是溺爱他,给他更多的磨砺才能更好的帮助他成长 。

《边城》读后感


《傅雷家书》这本书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以及他的夫人写给他们孩子傅聪的家信 。这一本书是一部映射傅雷思想的著作,字里行间体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 。这也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是教育孩子的经典名作 。这些信是1954年傅雷远赴波兰留学时写的,终结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结束 。傅雷整整十二年写了上百封信给儿子,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 。傅雷是中国父母的榜样!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不管这个父亲是一个知识渊博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父亲,他们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伟大 。他们都教育着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父亲永远都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
在读《傅雷家书》时,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他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虽然隔着万里之远,但是父亲却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写下了一封封感人的信 。信中傅雷有对儿子学业上的指导,还有对儿子人生的指引,这每一句话都蕴藏着真理 。
记得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地对儿子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之前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 。在平时父亲打我们骂我们的时候,心里总会有怨气,即使嘴上说着答应了,可心里还是不快活的 。我们应该抱着理解的态度,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