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变化》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 二 )


四、引导幼儿谈话"长大了干什么",使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
老师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特别想当一名教师,经过我的努力,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啦!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应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 。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
设计思路
父亲节前夕,在与大班幼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幼儿对自己的爸爸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对其职业或一些零星事情的感知,如“我的爸爸很忙”“爸爸喜欢睡觉”……爸爸们也确实忙于各自的工作,很少有意识地让幼儿了解自己 。由此我们想起了《我的爸爸》这本书,这是著名插图大师安东尼布朗为了纪念自己的爸爸而专门创作的,在夸张的图画和文字中流淌着一个小男孩对爸爸的爱与崇拜 。
在“嫁接”作品与幼儿真实生活时,我们对整个教学活动作了以下思考:
1.原书共有二十多页,根据班级幼儿的理解能力与生活背景,我们截取了其中十页,并将其归纳为“爸爸的爱好”“爸爸的本领”“有趣的爸爸”和“勇敢的爸爸”四个部分 。
2.“爱”的基础是“了解”,活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阅读其他人爸爸的故事,促使幼儿更关注自己的爸爸 。如果幼儿在活动结束时,愿意并迫切想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就与整个作品保持了一样的情感发展脉络 。
3.每个环节的推进应有详略 。即使是同样“说话”,有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如从哪里看出爸爸跑步得第一了)、模拟角色说话(感受角色的语气)、学着句式说话(我的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会怎么样)等 。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所提供的图片相关,教师要层层递进地予以引导,观察中逐步呈现画面,给幼儿一个观察、分析的空间 。
4.掌握故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表现手法,适时适度地帮助幼儿理解 。在英国,猫头鹰常常被认为是最聪明的动物 。所以,故事中把爸爸描绘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为什么作品中爸爸始终穿着睡衣?原来那是作者爸爸的一件遗物,是作者童年时对爸爸的记忆 。
活动目标
1.能捕捉图片中所提供的线索,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
2.联系各自的生活,产生想了解自己爸爸的积极愿望 。活动准备
两块磁性黑板;PPT;音乐;幼儿收集的爸爸的照片;前期进行过相关调查 。
活动过程
一、寻找照片、介绍爸爸
(一)幼儿在磁性黑板上寻找各自爸爸的照片 。(二)介绍自己的爸爸
1.找找、说说自己的爸爸的照片在第几排第几张,然后把自己的爸爸介绍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