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局实习报告( 六 )


介绍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之后 ,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线网络的基本架构 。老师以校园网为例为我们解释了从终端设备连接到服务器的拓扑架构 。第二天的主要任务是对于第一天的拓扑结构用实验的方法来亲自动手连接和配置 。上午的实验是实际操作实验 , 要求我们用两台三层交换机设备实现四台计算机的互联 , 通过实际连线搭接和参数配置 , 我们进一步体会了数据网络的架构和特性 。下午的实验是通过计算机仿真的办法 , 在应用软件上模拟校园网络的构建 , 使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根据网络架构连接并调试相关参数使得一个小型的模拟局域网成功建立 。通过实验仿真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校园网构建的具体步骤和局域网的相关知识 , 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有线网络的构架 。
专业实习的后两天 , 我们围绕wcdma无线网络技术展开现代无线通信相关技术的学习 , 这两天给我们代课的是王云飞老师 。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可以追溯到“大哥大”时代 , 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 , 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 。它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 。1g无线系统在设计上只能传输语音流量 , 并受到网络容量的限制 。接下来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 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移动通信技术 。手机短信sms(short meage service)在2g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 。现在正广泛应用阶段的是3g ,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 。接下来老师重点介绍了wcdma技术 。wcdma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 ,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规范提案的概念评估过程中 , 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以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3g的主流技术之一 。wcdma的优势在于 , 码片速率高 , 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 , 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 , 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 , 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 fdd制式能够提供广域的全覆盖 , 下行基站区分采用独有的小区搜索方法 , 无需基站间严格同步 。采用连续导频技术 , 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终端 。相比第二代的移动通信制式 , wcdma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优的话音质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径性、能够应用于高达500km/h的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 , 而且能够从gsm系统进行平滑过渡 , 保证运营商的投资 , 为3g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wcdma主要的技术特点如下: 1.基站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 , 灵活组网; 2.信号带宽:5mhz;码片速率:3.84mcps; 3.发射分集方式:tstd(时间切换发射分集)、sttd(时空编码发射分集)、fbtd(反馈发射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