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总结( 三 )


四、作业“三步走”,让学生“再学一次”
作业应当是对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巩固,起到加强学习效果的作用,通常是放在课后 。但是,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作业灵活布置,分成了“三步走”,让学生“再学一次”:学习之前,将作业内容提前展示,请他们先尝试着做一次,熟悉,发现重难点;课文上完之后,将作业再次展示,强调重难点,让学生自己批改,自查自纠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巩固 。这次的作业由我批改,从中发现的易错点,再向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出,进行最后一次巩固 。三步走下来,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做好了师生互动,比一味的“学生写,教师改”,效果要好的多 。
五、分层教学,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千万不能“一刀切”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优等生不耐烦,后进生跟不上,不但完成不了教学效果,还影响了学习气氛 。我的做法是“分层教学” 。对后进生的辅导,我尽量做到“三心”:耐心、恒心、细心——耐心辅导,细心发现,恒心坚持 。不单针对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辅导他们的学习思想 。首先,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再次,给他们讲语文小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平时对他们多加观察,一有进步,就及时鼓励、表扬,激发他们的信心 。当然,后进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将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让他们学起来更轻松,进步更快 。
收获不少,但教训也不可忽视 。
一、没有重视测试卷、做到“命好题”
平时的单元测试中,我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关注他们进步与否,却没有对测试的题目“多看一眼” 。试题难度怎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区分度?……这些问题,都没有考虑,更不用说对试卷做一次完整的试卷分析了 。测试前,应预览试卷,结合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给出合理的“预估分”;测试后,应结合考试结果,找出问题,调整教学内容 。
二、作业量较小,效果不如预期
对于“三步走”的作业方式,我过于依赖,却忽视了作业的量 。须知训练强度也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 。较少的作业,学生寥寥几笔,匆匆写完,即使没有问题,却难以记住 。并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达成 。
三、教学经验不足,备课缺乏科学性
教学经验不足,是我的“致命伤” 。我的备课,“走程序”的意义更多一些 。大部分的教学设计,依然是参考教案,没有太多自己的东西 。更多时候是“是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囫囵吞枣、生吞活剥,无神无韵无自我 。这样的一堂课上下来,不仅自己味同嚼蜡、满头大汗不说,学生也是迷迷糊糊,亦步亦趋,效果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