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斥事件》说课稿( 二 )


(二)新知探索
首先提问在例1中,随机地从2个箱子中各取出1个质量盘,“总质量至少20kg”与“总质量不超过10kg”能否同时发生?学生回答后,我会引出互斥事件概念——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我们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与B称作互斥事件 。
接下来继续提问:在图中,“向左拐弯”与“向右拐弯”是否是互斥事件?“去书店”和“不去书店”是否互斥?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投掷硬币后硬币的正反面、投骰子每次向上的点数等等 。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互斥事件的理解 。
之后我会将教材上例3呈现在多媒体上,提问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不是 。学生通过之前学习很容易得出结论,我会加以强调:可以同时发生的不是互斥事件 。

《互斥事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概率是高二数学课本(B)第11章 。它既是排列组合的具体应用和延续 。也是高三我们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这一章的第一小节,包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和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两点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应该分5个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1课时 。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刚才的知识结构图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这样三类 。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统计概念 。难点是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
二 。教法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考虑到高二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加上我校是省优秀重点中学,学生基础较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等具体学情 。
本节课我选择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 。三 。教学手段
为了有效地突破难点,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学地点选择在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的想法是:按照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围绕概率定义产生的思维过程,从定义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两方面不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以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参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参与概率定义的过程 。设计上力图体现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等基本原则 。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尽量为他们提供思维策略上的指导 。具体分五个阶段:
(一) 设置情境,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