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 。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
本着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
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 。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 。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 。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