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雪读后感怎么写?( 二 )


阳关雪读后感(二)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很少 。读完《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下,不禁生出几分感伤 。“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 。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 。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 。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 。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 。
阳关不反复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 。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 。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 。
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
2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阳关雪读后感(三)
再读《阳关雪》,更是不敢笑了,唯恐得罪了自己心里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澎湃 。秋雨先生是奔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我却是奔着他的《阳关雪》,在心里搭建起了那些土墩,那些石城,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雪,还有那大漠沉默,西风声起的肃杀 。双手合实书页,竟征了一下,耳边传来扬扬洒洒的雪花,而比朔方更朔方的大漠上,胡笳和羌笛哀哀怨怨地慢慢飘来,似有似无,夺人心魂,先生说:“既然一个名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可是先生啊,当年的那个民族游走于荒原,而慰以寂寞的,怕也只有这悲怆的乐声 。渐渐掩盖在大雪中的,只是这个民族日益强盛后对大漠的笑靥如花的心,这是一个民族的错误 。
我听见天空的叹息,飞鸟的轨迹,垂下的眼睑遮住所有阳关雪的悲壮 。先生啊,令人惊骇的地上的凸凹是远年的坟堆,你说,被大雪笼罩的黑色的古战场上,会不会有一个兵败将军早已料到千年后的一个坟头会埋葬着一个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 。许多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坐在阳光下感到一种寒意,发出一阵惋惜,原来阳关也曾孕育着华夏的文明,一声驼铃响起丝绸之路的行者奢侈的梦,一位美人眺望西汉王朝的方向轻柔的纱,一个牧羊人痴念去国还乡的愁绪滚烫的泪 。华夏仍在,春天依旧,可如今只有一个文人,一场雪还惦记着那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