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七 )



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近来开始捧读《爱的艺术》一书,这是当代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的一部名作 。对于爱情这个亘古永恒的字眼,作者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阐释,令人眼前一亮 。
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只要让自己变得足够有吸引力(或者至少看上去是那样),我们距离收获爱情就更近了一步 。于是男人们追求更高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 。女人们则通过精心装扮和各种人工“打磨”,努力构筑一副更美的躯体 。依作者所言,我们都在试图让自己变得“可爱”,“而大多数人所指的‘可爱’基本上是时髦和性吸引力的混合物” 。的确,我们认为一个男人或女人“可爱”,的确很难抛开他(她)的社会属性来评价 。譬如高富帅和白富美们卖个萌可称之为可爱,矮穷矬们丝卖个萌倒显得面目可憎了 。
另一方面,我们告别了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就决定婚姻的时代 。自由恋爱带来的福祉之一,就是我们对潜在的伴侣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如同一首歌唱到的“放手去爱不要逃”一样,情感专家们也鼓励年轻人勇敢去追求爱、体验爱,打怪升级,愈挫愈勇,直到足够牛掰去干翻一个大Boss,觅得金龟婿,抱得美人归 。弗洛姆敏锐地指出,时下的婚配,更多关注“爱的对象”,而非“爱的作用” 。用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我们更多考虑如何搞定他(她),而忽视了如何去爱他(她) 。
在市场经济思潮席卷的今天,互惠互利的契约成为了维系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看上去一切都可以成为被交易的对象 。我们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商品,自己的脖颈上也被套上一个无形的价码签,走入婚恋市场待价而沽 。“绩优股”、“潜力股”、“经济适用男”、“招商银行”等辞令常被用来比喻男性和女性在婚配上的显性或隐性价值——原谅我竟使用了这么多经济学术语,只因婚配的过程实在是一场双方价值精确匹配的过程 。
弗洛姆认为,成熟的爱应该是一种不损失个人“完满性”和“个性”前提下的结合,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 。我们的日常活动,绝大多数都是目标指向的,其动机通常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 。以工作为例,我们可能是为了养家糊口,可能是为了填充时间,可能是为了积聚财富 。大部分人是被动地从事工作 。至于我们无需鞭策和驱使,也自发地在每天完成每一道工序、每一篇文稿、每一个行程之类,很大程度上是长期地被动接受变成了习惯而已 。如果有人对此提出异议,那么去问问身边的人,有几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其真正喜爱的,或许就会理解一二 。
爱则不同,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它的主要特征是“给予”,而非“接纳” 。弗洛姆认为“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现” 。在给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财富 。譬如两性关系,只有双方都进行给予,才能是一场酣畅漓淋的鱼水之欢——如果男性没有献出雨露恩泽,如果女性没有充分开放门户和尽心配合,这场交融一定是欠缺快感的 。而且,女性更多的付出还在后面,孕育胎儿和哺喂婴儿的阶段,不正是展现世上最伟大的母性之爱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