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船诗词( 五 )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
今年花胜去年红 。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江城子》(十年生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
谁知道念奴娇的诗词啊 【作品名称】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年代】宋代【作者姓名】苏轼【作品体裁】宋词【诗词原文】 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6)公瑾当年,小乔(7)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8) 。
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强虏)(10)灰飞烟灭 。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12) 。
人生(13)如梦,一尊(樽)还酹( lèi )(14)江月 。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1)大江:长江 。
(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
(2)淘:冲洗 。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 。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
)(5)雪:比喻浪花 。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
(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
(8)英发:英俊勃发 。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
樯,挂帆的桅杆 。
橹,一种摇船的桨 。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
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 。
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 。
现在人教是用“樯橹” 。
)(现有教材作“樯虏”“强虏”)(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
指古战场 。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a(二声),花白义 。
古代没有“花”这个字,只有“华”这个字,“华”在古代有“花”这个字的义项,后来才有了“花”这个字,但在一些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语中,我们是见不到“花”字而只有“华”字 。
这里作通假字“花” 。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
(14)尊:同“樽”,酒杯 。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
注: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古时读音是 huán。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个 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 。
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仍然读作“huán” 。
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 。
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 。
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
此外,就是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还”也不是现代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的一尊“更”酹江月(“还”有“更、更加”的意义) 。
试想,“人生如梦”,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从梦中回还,醒来 。
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还”(繁体字为“还”),也只有一个读音:卷二 辵部 还 复也 。
从辵瞏声 。
户关切户关切,切出来就是“ huán”。
注:其他版本 。
拍岸又作裂岸,人生又作人间 。
译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