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诗词( 二 )


夫陈留,天下之冲(要道),四通五达之郊(地)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
臣善(与……交好)其令,请得使之,令【之】下(臣服)【于】足下 。
即(就算)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
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
郦生言其弟郦商,使(让)将(带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 。
郦生常为说客,驰使(出使)诸侯 。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逃走),保(保卫)巩、洛 。
楚人闻淮阴侯破赵,彭越数反(造反)梁地,则分兵救之 。
淮阴方东击齐,汉王数困(被围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放弃)成皋以东,屯(驻扎)巩、洛以拒(对抗)楚 。
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为】天者(即知天意的),王事可成;不知天之【为】天者,王事不可成 。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
夫敖仓,天下转输(转运、运输粮食)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适卒(因犯罪而充军的人)分守成皋,此乃(正是)天所以(用来)资汉也 。
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退却),自夺(改变)其便(便利的条件),臣窃以为过矣 。
且两雄不俱立(同时并存),楚汉久相持不决(了断),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放下农具),工女下机(织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
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阻塞)成皋之险,杜(堵住)大行之道,距(扼制)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给……看)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
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 。
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驻扎)于历城,诸田宗强(强大),负(依仗)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 。
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籓 。
”上曰:“善 。
” 乃从其画(计划),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 。
”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 。
”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 。
”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戮力(并力,合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 。
汉王先入...
一句句豪迈的诗词,一首首经典的名篇 。
从古时候,人们就开始对“...(1)年老的千里马卧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停止 。
(2)“壮心”指统一全国;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
(3)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
他能统一北方,是因为他在政治上“挟天予以令诸侯”,招贤纳士,重视人才;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在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
(4)魏、蜀、吴;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
(意思对即可)
请教:春秋战国烽火乱,一路诸侯卷土来这个诗句是什么展开全部驾六龙,乘风而行 。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
骖驾六龙饮玉浆 。
河水尽,不东流 。
解愁腹,饮玉浆 。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
东到海,与天连 。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
心恬澹,无所愒 。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
跪受之,敬神齐 。
当如此,道自来 。
求采纳!!!...
安全古诗词展开全部 1.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3.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 。
4.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 。
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 。
死命,重事也 。
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
5.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12.人多求长命,长命复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