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怎么写?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开学已经三周,常规性的东西早已贯彻给学生了,平时也有检查评比,可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检查卫生时,总会发现位子底下有很多纸片 。怎么办?“重症需用猛药”?
在周一的班会课上,我列举了一长串学生的名单,有意识的问扔纸次数最多的朱腾,“老师天天强调,你为什么还经常扔纸?”他脸红红的,半天才告诉我他不是有意的 。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同学说,某某不捡拾地面(每一排都有一个学生专门负责捡拾),还有一些学生说,不知道纸是谁扔的,找不到人……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强,好习惯还没有真正的养成 。于是我从学校信息平台上检查记录的分数全校最低谈起,讲到了集体荣誉,讲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 。然后我的话锋一转,说:“有的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惩罚 。大家认为要不要惩罚?”其实我这一问也就是走过场,果然,学生顺着我的意思说要惩罚 。怎么惩罚,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重重的惩罚,这样才能长记性,比如,凡是扔纸抓住以后,先写500字检讨,在罚扫一星期的楼梯 。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太重,完成不了,等于没有惩罚 。少数孩子没有表态 。
这里大概就有三类学生,一类习惯很好,从不乱扔纸,一类不太好,偶尔扔纸,没表态的学生大部分习惯不好 。我虽然不赞成重罚,但想到惩罚不重学生可能就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跟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乱扔纸,你就不会得到惩罚,所以我们采用第一方案 。
下完班会课,是学生扫地时间,紧接着上第四节小自习 。我立刻就进行了检查 。很不幸的是抓住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比较踏实能干的王梦莹,另一个是平时表现也很好的徐友虎 。学生说,按我们的惩罚措施对他们俩进行惩罚 。徐友虎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其实那只是一丁点纸,不注意的话是不会发现的` 。我在心里也替他们着急 。于是我不动声色的向全班学生求情,说以他们俩当个例子,像他们这种情况就应该惩罚,至于他们俩这一次就不惩罚了 。
第二天,教室卫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下课后甚至有学生拿笤帚去扫自己的责任区 。
可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负责监督的卫生委员,每一天都会记录很多“乱扔纸”的学生 。看来老师的话在孩子心中占有多么重的有分量啊!其实,我的本意并不在惩罚谁,只想制止乱扔纸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说这么重的惩罚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 。卫生委员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呢?我很着急,给卫生委员专门开了“小会”,把我的意思再一次表白,并且告诉他们可以给学生提醒,如果提醒没用再记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