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素材摘抄( 三 )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 。
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
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 。
抗战...
数学名人的故事1000及读后感800字《世界名人故事》读后感培根说过:“用伟大人物的事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
”《世界名人故事》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十几位名人,其中有指点江山,叱诧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发明创造,奉献无限的科学家、发明家、有文采流光,妙笔生花的文化巨人,作家、丰富人类精神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富甲天下的富豪 。
这里描写的是这些伟大人物的成长历程,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工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我们产生共鸣和熏陶 。
比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他老人家小时候非常穷,他的父亲从小就把他养成勤劳俭朴、刚强能干、精打细算的性格 。
毛泽东从6岁时候,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开始干农活和家务劳动,拾粪、砍柴、放牛、拔草等等 。
上学学会了识字和算术之后,父亲就给他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记账,到了13岁那年,父亲就让他跟长工一样劳动了 。
所有的这一起,为毛泽东锻炼出了健康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 。
毛泽东的天性好学,记忆力又好,在私塾的6年里,他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尽管当时使用的课本内容都很陈旧,可是他却学得很认真,从里面获得的深厚的古文知识 。
在紧张的课程和繁重的劳动之余,他不是去睡大觉,而是找书读,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

【诗词大会素材摘抄】

还有就是鲁迅先生,他小的时候用压岁钱为自己买书 。
那时候他还在祖父的指点下,读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及其很多古典诗词 。
鲁迅先生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
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早晨要给生病的父亲买药,上学迟到了 。
老师批评了他,他很后悔自己迟到,就在桌子角上,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用来警戒自己,从此后他再没有迟到过 。
这些都生动的表现了鲁迅先生自幼严格要求自己很认真学习精神 。
阅读了这些伟大人物的传记,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和成功智慧,使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对于提高素质,培养趣味,激励我的理想和志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
【写作指导:写好读后感的基本要点】 1、精读文章,找到“感点” 精读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 。
只有在精读中,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
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
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总之,哪一点最令你感动,哪一个地方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一点就应该是你读后感文章中的“感点” 。
同学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谈自己的感想,可以结合全文来谈,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某一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看法,自己这样做以后的后果……这样,同学们认识问题的能力,表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就会一步步提高 。
2、结合“感点”,展开联想 。
好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面面俱到,哪1点都不会谈清楚 。
(www.t262.com)只有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
3、读后感应该注意哪几方面?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
小学生写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棘手的事情 。
其实,写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写法一般可归纳为“引”、“议”、“联”、“结”4个字,即引用原文的内容或观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然后由此及彼联系实际加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提出看法 。
“引” 适当地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 。
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 。
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