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美德颂》有感如何写?( 二 )


八小时后 , 救援人员在一块厚厚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 。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了这样的姿势 , 永远定格在在场人的心中:袁老师背向门口跪在讲台上 , 她瘦弱的双臂撑得很开 , 形成一个保护伞的形状 , 在她的手臂之下 , 藏着九名学生 。
袁老师把她年轻的生命、满腔的关爱献给了她的学生 , 被称为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师” 。这让我想起了刚刚结束的大型公益舞蹈节目《舞出我人生》里的亚军廖智 , 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与孩子 , 可她仍然站在了舞台上 , 用自己的实力和勇气向观众说:“我虽然失去了双腿 , 但我还是可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 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其实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 因为我还能像普通人一样舞蹈 , 我在用生命舞蹈 , 我在舞出自己的人生!”在明星助梦人的帮助下 , 她尝试了用舞蹈轮椅、假肢 , 还在假肢上穿上了高跟鞋 , 可她每一次舞蹈都是用心在跳 , 所以也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 夺得了亚军 , 还让更多人认识了她 , 同时也给了其他在地震中像廖智一样遭遇的人们证明了一点:残疾人没什么可怕 , 只要你努力去做每一件事 , 把它做好 , 你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
地震中绽放的生命之花 , 一朵永远开在人们心中的花 。当她绽放时 , 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
古人语云:“熟读三字经 , 便可知天下事 , 通圣人礼 。” 我虽未遍知天下 , 但一遍遍朗诵 , 慢慢体悟其内容 , 它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 它短小 , 却精悍 。抚摸着书页 , 我耳边似乎响起了自宋朝来 , 一个个幼嫩的声音 , 三字经似乎只是一本简单的儿童读物 , 但我愈颂 , 愈觉得这经的博大精深 , 愈觉得中华文化的深厚 。
人之初 , 性本善 。但这开篇的六个字就引我思索 , 千千万万的人 , 初生时本性都一样 , 一样的性情又如何成长为不同的人呢?三字经中性相近 , 习相远告诉我人是可塑的 , 孟母三迁又告诉我教育于儿童是极重要的 。
读三字经 , 最让我感触的还是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昔仲尼 , 师项橐 。古圣贤 , 尚勤学 。孔子乃圣贤 , 仍从师项橐 , 何况我这个普通的学生呢?披蒲编 , 削竹简 。彼无书 , 且知勉 。头悬梁 , 锥刺股 。如囊萤 , 如映雪 。如负薪 , 如挂角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 , 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 ,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 , 以免打瞌睡 。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晋朝人车胤 , 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 。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 , 汉朝的朱买臣 , 以砍柴维持生活 , 每天边担柴边读书 。隋朝李密牛角挂书 , 有时间就读 。像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 , 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自尧舜以来 , 学者不计其数 , 他们不论环境的艰苦 , 条件的优劣 , 也无需他人的敦促 , 一心于学 , 怎能不有所成就呢?今天 , 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 , 有着无私奉献的老师 , 有着装订精美的书本 。可是还要被父母每天催促到课桌前 , 还是偷着空儿的玩闹 , “蚕吐丝 , 蜂酿蜜 。人不学 , 不如物 。”也正如三字经所说 , 如果人不学习 , 不去汲取知识 , 不能用自己的学识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 真不如蚕、不如蜂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 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 我相信就必须从现在做起 , 好好学习 , 认真读书 , 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