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诗词知乎( 四 )


李清照在汴京过了许多年元宵节 , 印象当然是抹不掉的 。
如今虽然老在临安 , 却还“忆得当年全盛时” , 自己年纪还轻 , 兴致极好 , “铺翠冠儿 , 捻金雪柳 , 簇带争济楚” , 认真热闹过一番 。
“铺翠冠儿”是嵌插着翠鸟羽毛的女式帽子 , 当时富贵人家流行这样的穿戴 。
“捻金雪柳” , 是在雪柳(一种纸或绢制成花样的饰物)上加金线捻丝 , 这也是富贵人家才有的 。
“簇带”即插戴 。
“济楚”等于说整齐端丽 。
她从记忆中又回到现实里来 。

【上元节诗词知乎】

今昔对比 , 禁不住心情又凄凉又生怯 。
“风鬟霜鬓”四字原出唐人小说《柳毅传》 , 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 。
李清照在词里换了一个字 , 改为“风鬟霜鬓” , 借此说明自己年纪老了 , 头上出现白发 , 加上又懒得打扮 , 因而也就“怕见夜间出去” 。
(怕见 ,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凡云怕见 , 犹云怕得或懒得也 。
”)“不如向、帘儿底下 , 听人笑语”──结束得好象很平淡 , 可是在平淡中却包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人老了 , 懒得动弹了 。
”这是一层意思 。
“经历多了 , 大场面都不知见过多少 , 如今怎么及得上旧时呵!”这是又一层意思 。
“自己这样的身世 , 有什么心情同人家玩儿呵!”又是一层意思 。
作者满腹辛酸 , 一腔凄怨 , 通过这平淡的一句 , 反而显得更加沉重了 。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推荐宋代大文豪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
全词:千骑试春游 , 小雨如酥落便收 。
能使江东归老客 , 迟留 。
白酒无声滑泻油 。
飞火乱星球 , 浅黛横波翠欲流 。
不似白云乡外冷 , 温柔 。
此去淮南第一州 。
更多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有:《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 灯树千光照 。
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穠李 ,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 玉漏莫相催 。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 , 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 , 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 , 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 , 来映九枝前 。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 , 正月中旬动地京 。
三百内人连袖舞 , 一进天上著词声 。
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 , 香车宝盖隘通衢 。
身闲不睹中兴盛 , 羞逐乡人赛紫姑 。
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 , 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 , 孤灯犹唤卖汤元 。
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 , 市中珍品一时来 , 帘前花架无行路 , 不得金钱不肯回 。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萧声动 , 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火阑珊处 。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到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 , 泪湿春衫袖 。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 ,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 , 月色婵娟 , 灯火辉煌 。
月满冰轮 , 灯烧陆海 , 人踏春阳 。
三美事方堪胜赏 , 四无情可恨难长 。
怕的是灯暗光芒 , 人静荒凉 , 角品南楼 , 月下西厢 。
《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 , 郑女燕姬独擅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