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风景诗词( 二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 , 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 , 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 , 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 , 直欲数秋毫 。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 , 开帷月初吐 。
清辉澹水木 , 演漾在窗户 。
荏苒几盈虚 , 澄澄变今古 。
美人清江畔 , 是夜越吟苦 。
千里共如何 , 微风吹兰杜 。
回答者: 可爱猫199795 | 一级 | 2008-9-14 14:48 | 检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你应该知道的吧~~~~~~~~~~ 回答者: 天使爱未央 | 二级 | 2008-9-14 15:05 | 检举《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 。
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 飞镜又重磨 。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 , 长空万里 ,  直下看山河 。
斫去桂婆娑 。
人道是清光更多 。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 , 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 , 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 , 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 , 更待银河彻底清 。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求一首写端午节的古诗,要求前两句写端午的习俗景色等,后两句写屈...--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 , 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 , 灯节 。
正月十五闹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 , 吃元宵 ,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 。
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 。
到宋元时期 , 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 。
灯会的时间 , 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 , 唐玄宗延长到三夜 , 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 , 宋代开始有灯谜 。
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
灯市所用的彩灯 , 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 。
始于南宋的灯谜 , 生动活泼 , 饶有风趣 。
经过历代发展创造 , 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 , 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 , 巧立名目 , 妙意横生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 , 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
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 。
有香辣甜酸咸五味 。
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 。
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
清明节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 。
据载 , 古代“墓而不坟” , 就是说只打墓坑 , 不筑坟丘 , 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
后来墓而且坟 , 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 。
秦汉时代 , 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
《汉书.严延年传》载 , 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 , 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
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 , 宜许上墓 , 编入五礼 , 永为常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