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

诗词曲五

【诗词曲五首是诗词曲五首的啊】作业帮忆 江 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越调】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5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两句诗 的艺术性在哪里? 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极其巧妙,把地名与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融为一体,把以往战斗的失败和眼前被俘时的境遇联系起来,抒发了与战士患难之情及壮志未酬的悲凉寂寞之感,可谓天衣无缝,自然而得体 。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
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 。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
正象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

【诗词曲五】

”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
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
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
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