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版1-6年级古诗词(11)


这叫人狠是疑惑,却又恍惚了然 。
南京与长江比邻,形式险要,处于北控长江、南阻秦淮的优势地理位置,难攻易守,这或许就是六朝开国君主选南京作为国都的原因之一 。
古代就有“钟山龙蟠,西城虎踞”之称,后来又有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形容 。
所以,在南京这座城市里发生过许多轰动一时的事件,自然人们也就习惯以金陵为背景来写怀古诗了 。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那北京呢,它不也是一个集繁华与政治中心为一体的城市吗?北京确实是那样,但在我看来,在六朝,它没有南京那样富有生机,它代表着严肃,它没有南京那样傍着长江,流淌着源源不断的人情味,它代表着法治、伦理;它没有南京那样的人才辈出,它仅是人才的聚集地,所以南京更应该骄傲,更适合作为怀古诗的背景与主题 。
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较早的一首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 。
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风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的流着, 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
刘禹锡的组诗《金陵五题》写得最出色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 《石头城》起笔就抓住这豪奢的六朝古都而今的寥落荒凉 。
山依旧,潮依旧,却人去城空,寂寞荒凉 。
酿成了悲凄的氛围 。
接着“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写水写月,写女墙,托出一幅凄清阴冷的局面,在淮水的呜咽中颤抖 。
山是往日山,月是旧时月,潮依旧,水依旧,而往昔豪华一去不返了 。
这兴亡变化正是诗人在低徊感叹中的沉思——“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
在《乌衣巷》中通过对乌衣巷今日的描写无形之中与古时对比,产生鲜明的反差 。
昨日富贵的象征,繁华标志的乌衣巷如今只能野草丛生、燕飞它家了 。
这正是作者在借金陵六朝的亡国来警示统治者啊! 南京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又北称为“六朝古都”;既然提及“六朝古都”,就不得不说说六朝了 。
王安石的《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曾写到“六朝旧事随流水” 。
确实,六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平均算来每个朝代的寿命也仅仅只有55年,犹如四季的更替,转瞬即逝 。

虽说是时光易逝,但原因真的只是这个吗?不,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六朝都存在着弊端 。
六朝开国的君主都是贤明之君圣明之主 。
但后来的君主因为太久的安逸的生活,只安于现状,划江而治 。
然而君主虽无能,其底下觊觎着皇位想自己登临的又不知凡几 。
在异民族之间,统治阶级之间,父子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不断的进行杀戮与争斗 。
唐朝大诗人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萨都剌的“遥忆王谢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散露”“空伥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
”又描写了人民民不聊生,为了生存,他们只有进行起义,战乱的纷繁使得本来动荡不安,在风雨飘摇的政权更加破败不堪 。
“转蓬离木根,飘摇随长风”,这写出了六朝的另一方面 。
六朝时的知识分子大多狂放不羁,谈玄说理,藐视礼法 。
而无论是上层的王公贵族还是下层的劳苦大众,都向往西方净土,归依佛教,盼来生幸福,这样的一个社会境况,怎么有可能适应大自然的“适者生存”的法则呢?更何况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而非南方,更是犹如造房子却不做地基一样,不堪一击 。
而且在六朝的300余年间,六朝实施的都是偏安政权 。
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改变他们贫困被压迫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自己的主人,所以对于军队的训练非常严格 。
但同时六朝的军队却都安于享乐,不进行严格的训练,怎么会有能力对抗训练有素的异族军队呢?更何况连皇帝都缺少忧患意识,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不消亡 。
要是没有消亡而永存的话,倒真的让我们吃惊 。

【西师版版1-6年级古诗词】

六个朝代的更替,大体的原因都差不多,但他们却不能从前朝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镜,以史来鉴今,如同《阿旁宫赋》中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