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范文有没有?( 五 )


读到家珍死去 , 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 , 也是最真切的一段 , 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 , 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 , 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 , 我想人活一生 , 总要承受这样的击 , 而多年之后 , 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 , 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 , 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 , 是沧桑的经历 , 浇铸而成的 。数十年后的我呢 , 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 , 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 , 我不敢说 。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 , 有人可以享尽荣华 , 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 , 面朝黄土背朝天 , 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 。面对这样的不公 , 憎恨逃避都是徒劳 , 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 , 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 。生老病死 , 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 , 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 。只要活着 , 人生就有希望 。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 , 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 。

读《活着》有感范文有没有?


知悉《活着》这本书源于一位曾经的电台主持人的极力推荐 , 出于好奇 , 更是出于对此位主持人的信任 , 我到书市买了这本书 , 是余华的作品 , 十万余字 , 用词很简练 , 淡淡的 , 好似品茶一般 , 回味悠长 , 用很短的时间 , 我就看了此本小说 , 后来又重看了两遍 , 每看过后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 , 也许这正是小说吸引大量读者的缘故吧 。
余华是一位年青的作家 , 是一位真正用内心在写作的学者 , 好比其他诸如余杰、刘晓波、秦晖等等中国良知一样 , 对我们的国家倾注了无限的热爱 , 他们拒绝谎言、拒绝道德中立、拒绝涂脂抹粉 , 真实、客观地反映或极富中肯地评价着各种事和人物 , 读他们的文字 , 你才能感觉到中国文字的乐趣和精华 , 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存状态如何 , 才能清楚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去走 。在一片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中 , 是他们让我们知道这只是表象罢了 , 深层次、长期的问题反倒让每位读者揪心 , 而这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 不畏权贵 , 一切凭内心真实的感受说话 , 他们是《皇帝的新装》中那位孩子 , 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 , 因而 , 唯有他们的文字 , 我才会去认真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