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词( 六 )


杨炯的从军行 , 是代表作之一 。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 , 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 , 裴行俭奉命出征 。
杨即耸?弊饔诖耸薄7⒍司?怠!胺榛鹫瘴骶?币痪洌?每湔攀址ㄍ饣佳现亍⑶槭莆巫山高 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 , 望望下朝氛 。
莫辨啼猿树 , 徒看神女云 。
惊涛乱水脉 , 骤雨暗峰文 。
沾裳即此地 , 况复远思君 。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 南冠客思深 。
不堪玄鬓影 , 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 , 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 , 谁为表予心 。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 , 因上疏论事 , 触怒武后 , 被诬下狱 , 诗作于此时 。
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 。
首联借蝉声起兴 , 引起客思 , 由“南冠”切题 。
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 , 阐发物我之关系 , 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 。
颈联运用比喻 , 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 。
“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 。
“响易沉”喻言论受压 。
尾联以蝉的高洁 , 喻己的品性 , 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 。
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 , 借咏物寓抒情 , 满腔忠愤 , 溢于言表 。
登幽州古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 , 他直言敢谏 , 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 , 屡受打击 , 心情郁郁悲愤 。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 , 悲从中来 , 并以 “山河依旧 , 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
语言奔放 , 富有感染力 。
在艺术表现上 ,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 , 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 , 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 , 格外动人 。
句式长短参错 , 音节前紧后舒 , 这样抑扬变化 , 互相配合 , 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 ,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 , 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 遇到佳节良辰 , 思念倍加 。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 , 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 , 也在怀念自己 。
诗意反复跳跃 , 含蓄深沉 , 既朴素自然 , 又曲折有致 。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 , 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 , 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 , 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这是一首田园诗 , 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 , 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 , 自然流畅 。
语言朴实无华 , 意境清新隽永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冷犹著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 , 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这是咏边地雪景 , 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 , 全诗句句咏雪 , 勾出天山奇寒 。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 , 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 , 可谓妙手回春 。
再从帐外写到帐内 , 通过人的感受 , 写天之奇寒 。
然后再移境帐外 , 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 , 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