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分类免费教学课件( 四 )


到了唐代 , 初唐诗人写乐府诗 , 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 , 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 , 虽辞为乐府 , 已不限于声律 , 故称新乐府 。
此类诗歌 , 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
如 , 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 , 白居易的许多作品 , 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 , 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
⑵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 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 分为两种 , 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①一种称“绝句” , 每首四句 , 五言的简称“五绝” , 七言的简称“七绝” 。
②一种称“律诗” , 每首八句 , 五言的简称“五律” , 七言的简称“七律” , 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
律诗格律极严 , 篇有定句(除排律外) , 句有定字 , 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 , 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 , 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例如 ,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 , 每首四联八句 , 每句字数必须相同 , 可四韵或五韵 ,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二、四、六、八句押韵 , 首句可押可不押 。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 , 则称排律 , 除首末两联外 , 上下句都需对仗 , 也有隔句相对的 , 称为“扇对” 。
再如 , 绝句仅为四句两联 , 又称绝诗、截句、断句 , 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
⑶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
其特点:调有定格 , 句有定数 , 字有定声 。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 , 双调就是分两大段 , 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 单调只有一段 。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 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 , 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
⑷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
散曲兴起于金 , 兴盛于元 , 体式与词相近 。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 , 较多使用口语 。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 , 至少是两曲 , 多则几十曲 。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 ,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
它无宾白科介 , 只供清唱 。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
⑴怀古诗 。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 , 或感慨个人遭遇 , 或抨击社会现实 。
如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感慨个人遭遇 ,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年过半百 , 功业无成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 , 抨击社会现实 。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 , 或仅是客观的叙述 , 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 , 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
如 , 刘禹锡的《乌衣巷》 , 今昔对比 , 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
⑵咏物诗 。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
由物到人 , 由实到虚 , 写出精神品格 。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
⑶山水田园诗 。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 , 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 , 发展到唐代 , 有山水田园诗派 , 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 诗境隽永优美 , 风格恬静淡雅 , 语言清丽洗练 。
⑷战争诗 。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 , 发展到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