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楷书( 七 )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 , 风格柔靡 , 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 , 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 , 题材扩大 , 意境深远 , 感情真挚 , 语言清新 , 极富艺术感染力 。
后人将他与李?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 , 还不脱“花间”习气 。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 , 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 , 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 , 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 话到沧桑句始工” 。
被俘后 , 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 , 拜左千牛卫将军 。
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 。
每次小周后回去 , 都是又哭又骂 , 李煜在痛苦郁闷中 , 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
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 , 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 太宗戴幞头 , 面黔色而体肥 , 周后肢体纤弱 , 数宫人抱持之 , 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 。
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 , 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 , 御园红紫满龙堆 。
”(小周后乃娥皇的妹妹 , 后被封为郑国夫人 , 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 。
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 , 宋太宗垂涎其美丽)
李煜诗词15首带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有人说 , 在我国历史上 , 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 , 但是 , 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 。
此话看来 , 很是在理 。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 , 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 , 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 , 如果撇开思想内容 , 仅就艺术技巧来说 , 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 , 特别是小令 。
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 , 抒写离愁的力作 。
此词上片写景 , 下片抒情 , 情景交融 , 感人至深 。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 , 意蕴却极为丰富 。
“无言”并非真的无言 , 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 , 是无人共言 。
登“西楼” , 词人可以东望故国 。
仅六字 , 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 。
接着“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 , 用“深”字用得极准确 , 极通俗 , 真可谓境界全出 。
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 , 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 , 虽然只是疏笔勾勒 , 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 , 而且背景极为广阔 , 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 ,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
” 下片具体写离愁 , 是词的旨意所在 , 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像波涛汹涌 , 把全篇推向高潮 。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 , 它能感觉到 , 但却看不见 , 摸不着 , 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 , 确实非常困难 。
然而 , 在这首词中 , 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 , 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 , 以至成为千古名句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 , 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 , 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 。
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 , 不知是什么滋味 , 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 , 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 , 它只可意会 , 不可言传 , 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 , 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 , 可见词人体验之深 , 愁情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