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牡丹诗词( 六 )


扬州帘卷东风里,曾惜名花第一娇 。
清代塞尔赫有七绝《白芍药》一诗:珠帘入夜卷琼钩,谢女怀香倚玉楼 。
风暖月明娇欲堕,依稀残梦在扬州 。
到了明清,扬州芍药规模虽不如宋代,但却培育出极为罕见的黑芍药,此品种花朵色深紫近黑 。
明末清初的扬州,园林极盛,各园中也都广泛种植芍药 。
芍药有养血敛阴,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对于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更是有显着功效,故有“女科之花”的称谓 。
好为花王作花相芍药,和牡丹的形貌非常相近,但牡丹是木本,花大枝粗,有雍容华贵的气象,而芍药是草木,显得娇小柔弱,所以古人评花时以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
如宋朝陆佃就在《崥雅》一书中写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评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
”宋邵雍有诗:“要与牡丹为近侍,铅华不待学梅妆”,方回也说:“可止中郎虎贲似,正堪花相相花王” 。
所谓“中郎虎贲”,是这样一个典故,说东汉时的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曾做左中郎将,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 。
所以后来形容两人面貌相似,就用“中郎虎贲” 。
这里是说芍药和牡丹的“容貌”相似 。
杨万里有诗:红红白白定谁先?袅袅婷婷各自妍 。
最是依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 。
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正可怜 。
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
关于芍药为“花相”一说,还有以下的来历: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了“四相簪花”的故事:韩琦于庆历五年(1054年)上任扬州太守时,其府署后园中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 。
每朵花瓣上下红色,中间围一圈金黄色花蕊,是一种叫“金带围”的新品种,韩琦十分高兴,又邀了三人,同来观赏 。
这三人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珪、大理寺评事佥判王安石、大理寺丞陈升之,酒至中筵,剪四花,四人各簪一朵 。
过了三十年,四人都先后当了宰相 。
因芍药中“金带围”品种与宰相的金色腰带相似,从此,芍药便成了“花相”的代表 。
每个朝代的审美标准不大一样,在盛唐,人们喜欢体态丰腴的美人,所以富贵雍容的花王牡丹更为得宠,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就这样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这里就贬芍药而重牡丹 。

【唐代咏牡丹诗词】

但是渐渐地到了唐代后期,人们对于芍药也越来越喜欢了,晚唐诗人王贞白有诗道:“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而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