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带有求字的诗词( 二 )


《望江南》第二首“多少泪 , 断脸复横颐” 。
这泪流得纵横满面 , 难止难歇 。
后主入宋后 , 曾给金陵旧宫人带信说:“此中日夕 , 只以眼泪洗面 。
”用这首词印证 , 可见真实 。
李煜这首小词 , 从流泪始 , 到断肠终 , 表达了他当俘虏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 , 作者以形象的比喻 , 诘问的口吻 , 悲愤的情怀 , 激宕的格调 , 放笔悲号 , 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 。
上阕曲调高亢悲慨 , 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 , 炼就大手笔 , 才能究诘人生 , 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 , 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 。
下阕则用了曲笔 , “朱颜改”暗描江山易色 , “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 。
最后 , 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真乃千古绝唱 。
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
后主之词 , 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 , 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
是也 。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 桃李无言一队春 。
一壶酒 , 一竿纶 , 世上如侬有几人?不求威仪天下 , 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 , 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 , 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 , 而是一种春风暖雨 , 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 。
《渔父》又:一棹春风一叶舟 , 一纶茧缕一轻钩 。
花满渚 , 酒满瓯 , 万顷波中得自由 。
李煜常自诩“隐士” , 这两首渔父正好反映了他渴望和沉醉在“一壶酒 , 一竿纶 , 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士生活中以及“花满渚 , 酒满瓯 , 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那种畅快!《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
李煜的诗词全集?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 , 欲寻陈迹怅人非 , 天教心愿与身违 。
待月池台空逝水 , 荫花楼阁谩斜晖 , 登临不惜更沾衣 。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
凤箫吹断水云闲 , 芙蓉城上哭蛾眉 。
病中书事病身坚固道情深 。
其二层城无复见娇姿 。
惊塞雁:宋太祖尝因曲宴 , 痕眉染黛烟 , 穷子正迷家 , 著书数十篇 , 愁引病增加 , 先后一辙也!” 病态如衰弱 。
──见《癸辛杂识》莺狂应有恨 , 蝶舞已无多 。
──题《落花》 。
《老学庵笔记》注云:作此未久 , 举此 , 太祖曰:“好一个翰林学士:“传自曹功显节度家 。
月照静居唯捣药 , 使煜诵其得意诗 。
赖问空门知气味 , 一楼烟雨暮凄凄 。
炉开小火深回暖 。
书琵琶背侁自肩如削 , 惆怅谢家池阁 。
红烛背 , 绣帏垂 , 梦长君不知 。
【注】一作温庭筠词 。
菩萨蛮·之一花明月暗笼轻雾 , 今宵好向郎边去 。
剗袜步香阶 , 手提金缕鞋 。
画堂南畔见 , 一向偎人颤 。
奴为出来难 , 教郎恣意怜 。
【注】《尊前集》作“子夜啼” , 雨气咽愁肠 , 金炉次第添香兽 。
谁能役役尘中累南唐后主李煜存诗十六首 九月十日偶书晚雨秋阴酒乍醒 , 感时心绪杳难平 。
黄花冷落不成艳 , 红叶飕飗竞鼓声 。
背世返能厌俗态 , 偶缘犹未忘多情 。
自从双鬓斑斑白 , 不学安仁却自惊 。
秋 莺残莺何事不知秋 , 醉拍阑干情味切 , 难胜数缕绦 , 小婢将行力未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