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写法怎么样?

我读《三字经》有感哪!
《三字经》这本书说它难又不难,说它简单又不简单,在幼儿园时我就开始读它 。它能用简简 单单的几个字表示出许多道理 。比如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意思就是人刚生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本性原先都很接近,但后来,习性就越差越远了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石要是不加以琢磨,不会成为有用的东西;人要是不努力学习,就不会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例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青,所当执 。这一句的理解是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给父母暖和被窝,让劳累的父母睡得暖和一点,向黄香这样孝顺父母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天下子女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而“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的意思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将大一点的梨让给哥哥吃 。像孔融这种恭敬兄长的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 。
《三字经》告诉我们许多道理:不能有邪恶之心,要孝顺 。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能让父母失望 。

读《三字经》有感写法怎么样?


读《三字经》有感
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杨家庄小学刘雨丝
辅导教师:唐文利联系电话:5539384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国庆节放假期间,妈妈把在我小时候给我买的《三字经》拿了出来,让我又重新读了一遍 。在没上学之前,有很多地方我都读不明白,现在我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又经过爸爸的讲解,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和道理 。三字经的每一个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哲理 。比如说“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就是:即使是宝石,美玉,如果不经过玉工的打磨雕琢,就不可能变成精美的工艺品 。一个人如果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不可能变成精美的工艺品 。一个人如果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礼仪 。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就是: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很不妥当 。如果幼年不好好读书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读书必须懂得“学则智,不学则愚,有不满则进步”这些道理都是通过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而得来的 。
还有一段关于古人刻苦学习方面的内容:“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
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忧苦卓” 。这四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汉朝的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 。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都没钱买书,可是仍不忘要勤勉自学 。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 。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都能自觉学习,晋朝的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 。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而停下学习;汉朝的朱买臣,隋朝的李密,他们尽管身体很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读完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有美丽宽敞的校园,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 。这么好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的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要实现自觉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