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如何写?( 二 )


这样的手法在表现人物情绪的时候可以充分的施展,因为在超越常理的力量的作用之下,他可以轻易的让读者看到尽头、无穷这种现实世界里不着边际的概念,也可以更轻易地让读者感觉到彻骨的绝望 。
比如表现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的时候,他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绑在栗树底下,每天就这样一动不动一直到死去;让乌尔苏拉不但双眼失明还每天只能听见没完没了的雨声,让她被遗忘直到有一天后背爬满水蛭;让丽贝卡关在小黑屋里直到身上爬满蛆虫 。他近乎变态的手法就像是给读者眼上蒙上黑布,并且把钟表消音,抽离了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让读者在没有边际的黑暗中感受最高级的孤独 。

《百年孤独》读后感如何写?


《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 。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 。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
孤独是可怕的 。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 。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 。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 。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

《百年孤独》读后感如何写?


面对这样的作品,当你没有能力读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读懂 。不要逼自己去面对那些看似纷乱的情节,不要强迫自己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不要翻来覆去的理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 。这些屏障存在于那里,已经说明你无须去读它,起码是当下,无须去读 。就像高中的我,因为好奇买下来它,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为了所谓的一点点虚荣心去阅读这部作品,很认真地读,它却让我恐惧 。翻了两章,便不敢再拿起来看 。
和很多人的经历相同,我把它放在书架的最顶层,记忆里告诉自己,我读过它,然而不过如此,因为我没有看下去 。
几年以后,经历了许多不想经历的事情,从一个故作孤独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开始明白孤独的人 。却没有了过往的浮躁,在一个清冷的午后重新去阅读它 。
你仿佛重新发现了一个被废弃已久的宝藏 。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却像滔滔江水一样一波一波的撞击你的心灵 。睡梦中还会赞叹怎么会有这样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叙事方式 。冷静旁观的口吻,读罢却激起心底最深处的苍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