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反思(15)


其次是“生字回文”这个环节 , 课前在准本时 , 我担心让学生拍手 , 课堂会失控 ,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 当我和一名学生示范拍 , 接着又让两名学生交叉拍 , 然后让全班同学同桌互拍 , 结果是学生兴趣盎然 。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 , 由于自己经验不足 , 备课不扎实 , 结果出了差错 , 不了了之 。例如:再讲“物”字的“牛”字旁时 , “牛”的第三笔不是竖钩 , 当“牛”变成“牛”字旁时 , 不光笔画发生了变化 , “横”变成了“提” , 并且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牛”的最后一笔是“竖” , “牛”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再就是反犬旁和提手旁的区别 , 我本想强调反犬旁的最后一笔是“撇” , 结果我一紧张 , 又写成了“提” , 倒是让学生帮助我纠正了过来 。

《识字7》教学反思


本周二上了一节校内教研课 , 上课内容为苏教版 小学 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识字7》 。上课之前我想上网查查看能不能直接下到课件或者教案 。但当我打开百度后才后悔自己冒失的选了这一课 。当时师傅也说 , 这一课好像从来没有见谁选来上公开课 。看来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为了备好这一课 , 我查阅了各种教参 , 苦研韵文 。最后抛下所有的已有教案 , 自己设计教案 , 自己制作课件 。教案设计好后还跟师傅不断探讨 , 最后在师傅的辅导下 , 确定了教案 。为了上好这一课 , 我在不同的班级试上了三次 。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修改 。每一次的修改都倾注了师傅的心血 。实在非常感谢师傅 。
本课的教学思路大致为: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韵文;三、观察图片导入韵文前半部分;四、释词“神话、祝福、祖先”;五、 释示字旁的来历;六、拓展练习:示字旁生字开花;七、释衣字旁的来历;八、导出“裙子、裤子、衬衫”;九、衣字旁生字开花;十、选词说话 。十一、指导写字 。在这些大致的思路中 , 我贯穿了认真读词 。在设计教案时 , 我也反复思索过: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课堂到底要给学生什么?说白了 , 就是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 。但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六个词语 , 五个生字 。我怎样利用这仅有的六个词语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呢?想到我们平时做的一些练习 , 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可以用生字开花的方法训练孩子们的集中归类识字 , 我可以利用仅有的六个词语训练孩子的选词说话的能力 , 不给标准答案使得这样的训练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而上上周去百家湖小学听课 , 使我从实践的角度零距离的接触到了“本真教学” 。百小的课堂真实 , 不花哨 ,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 把那些形式化、不必要的教学程序能省的都省了 。我也考虑到我们班学生的特点:聪明有余 , 规范不足 。便将那些别人认为比较难的 , 如“选两个词说话”纳入到教学中去 。在说话环节要求将话说完整 , 训练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而我舍弃从偏旁到词语 , 选择从图片到词语再到偏旁的教学过程更是从学生的感官思维敏感的实际出发的 , 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 这也更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总之这节课我的每一步设计都是从我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 , 遵循的是“以学定教”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