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鸿诠 诗词( 十 )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 , 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 , 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 , 愿竢[2]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 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 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 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 , 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 , 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 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3]以练要兮 , 长顑[4]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芷兮 , 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 , 索胡绳之纚纚[5];謇吾法夫前修兮 , 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 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6]羁兮 , 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 , 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
诠释男子汉气概诗词或名人名言你觉得真正的男子气概是怎样的,请用...????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 , 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 , 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 , 大有“不着一字 , 尽得风流”的妙处 , 也有“言外之意 , 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
王维的饱有禅味的山水诗 , 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
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写“摩诘写色清微 , 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 , 披情著性 , 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确有较大影响 , 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 , 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 , 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 , 而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 , 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
本文试就禅与诗的结合 , 南宗禅的禅学理论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以及互动作用 , 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 , 进行简要的分析 。
一、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 , 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
当时 , 不近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 南禅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
王维与禅的关系当然是最为密切: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 , 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 , 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 , 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 , 深得禅家三昧 , 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
当然 , 王维的禅学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也还是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的 。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南禅的发展 , 达摩把禅传入中国后经六祖慧能 , 使这种“不立文字” , 重于内省的宗教体验与文人市井更加接近了 。
南禅的三境界:其一“落叶满空山 , 何处寻行迹”;其二“空山无人 , 水流花开”;其三“万古长空 , 一朝风月”;这些感悟对后对世界的关照 , 使生活中现世的世界象镜象一样 , 如相中之色 , 水中之花 , 发生了改变 , 其本身获得了从世俗事物之中解脱后的自由感:禅 , 更关注人的心境 , 这时便在审美的层次上和文学发生了关联 , 它体现在王维的隐逸精神方面 。
王维也是一个向内心深度开掘的文人 。
他身上的隐逸文化有着精粹的体现 。
如:禅宗的“放舍身心 , 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 , 它是以积极主动的出世与消极被动的抗世相结合的姿态来对待现实的社会生活;第二 , 它是一种情绪化的、悲剧性的、“超常”的人格精神;第三 , 它追求一种精神自由 , 重视生命意义 , 甘于孤独沉寂的人格精神 。
这里可以列举王维在19岁时所创作的《桃源行》 , 在这首诗中 , 王维超越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 , 而着意塑造了另一个“坐看红树不知远 , 行尽清溪不见人” , “平明闾巷扫花开 , 薄暮鱼樵乘水入”的境界 。
这已经是一种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 , 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 , 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