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15)


1、出示例6 。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实际距离?
2、 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
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 。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
学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 。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
5、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
0 102030米 师介绍线段比例尺 。
问: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3厘米呢?
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
四、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做“练一练”第1题 。
独立相互说,指名说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
2、做“练一练”第2题 。
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
3、练习十一第1题 。
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比例尺计算的基本思考方法 。
五、总结评价,生活延伸
1、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认识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1000
0 102030米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
认识比例尺是在学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出示两幅比例尺不同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