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教程】( 二 )


下面将常见词牌曲调做简单介绍,并分别归类:一、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 。
《钗凤》声凄紧 。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
《剑器近》低徊掩抑 。
《西吴曲》苍凉楚 。
《雨霖铃》缠绵哀怨 。
《摸鱼儿》苍凉郁勃 。
《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
《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 。
《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 。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 。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 。
《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
《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
《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调 。
《忆旧游》、《扬州慢》、《高台》音调缠绵,忧婉凄抑,适宜表达凄抑调 。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寿楼》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 。
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 。
《千秋岁》凄凉幽怨、声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绝不能祝寿...
如何才能买到您的《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一书?徐博...十二峰深处问:诗与词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徐晋如答:诗与词在文体上的分别,拙著《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第十一章论之已详 。
而若更进一步,求诗与词之本质区别,我以为不如求诗人与词人之别 。
诗人与词人,都得像龚自珍诗铭所说的那样,“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 。
有此哀乐过人之天性,遂有激情之生发,亦遂有感人至深之诗词 。
情感冲淡波澜不惊者,既不可能为诗人,亦不可能为词人,偶尔情随境迁,做出一两首有挚情的诗作词作,并不能就说他是诗人或词人,而要看他的人生大端 。
比如苏轼,他的人生底色就是散文家 。
他的洋洋洒洒的诗作,大部分都不是诗,而是有韵的散文 。
他的词,总共有三百四十多首,大部分也不好,精品在全部作品中的比例远比不上小山、白石、梦窗 。
诗人与词人,皆须以哀乐过人为根本,故惟激情可以成就诗人词人 。
但诗人与词人犹自有别,诗人更多地爱全人类,而词人更多地爱自己 。
另一方面,诗人的心灵强健,词人的心灵柔弱,面对苦难,诗人选择了呐喊咒骂,词人选择了流泪呻吟 。
词之动人,亦在于是 。
叶嘉莹先生说词体现了“弱德之美”,庶几得之 。
正是诗人与词人人格的不同,导致诗与词体性的不同 。
然而真诗真词同以激情为底色,则可无疑 。
有时候,诗人的人格与词人的人格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 。
通常这样的人面对仇敌时是勇敢的,但在情人面前却是柔弱的 。
因为他在爱全人类与一个具体的人之时,都同样深沉,同样执著,永远学不会保护自己,也因此注定要被伤害 。
现在可以写古诗吗?怎么写?展开全部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
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 。
《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 。
(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 。
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
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