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 四 )


他如此深刻地爱着她 , 终身不娶似乎有了更确切的理由:纵使有再出色的女子 , 与她相比 , 也黯然失色 , 新娘若不是她 , 娶妻何用?金岳霖去世后 , 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 与林徽因墓仅仅一箭之遥 。终于明白 , 世间有这样一种情感 , 叫做至死不渝 。
一生走过许多地方 , 一辈子只陪在一个人身边 。你在的时候 , 你是一切 。你不在的时候 , 一切是你 。终究一别千年 。我努力地去想 , 想你的模样 。一直到许多许多年后的今天 , 许多许多年后的我 , 才明白许多许多年前的你 , 为什么有那么许多许多的沉默、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 是燕在梁间呢喃 , 你是爱 , 是暖 , 是希望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原谅匆匆的时光 , 记住生命 , 记住爱 , 记住温暖 。

《林徽因传》读后感


有你是最好的时光 。走进林徽因 , 读她的生命之旅 , 灵魂独唱:在美丽背后触摸一丝温润 , 在聪慧之中品味一缕幽思 , 陪着你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四月天 。
时至今日 , 才读完这本本该早就拜读的书 。从前 , 对于林徽因的传奇 , 只是有所耳闻 , 而今自己通过阅读她的传记 , 才对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位出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奇女子 ,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众不同 。虽为妾之女 , 然而却是林家的长女 , 无疑出生就成了整个大家族的掌上明珠 。饱读诗书的林老太爷(光绪己年进士)亲自为其取名“徽音” , 出自《诗经?大雅?思齐》 , 后来改为“徽因”纯粹是因为发表诗作与别人同名 。林徽因的父亲曾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 归国后一心报效祖国 , 却不得志 。而在家中 , 唯一能够懂父亲的人也只有林徽因了 。所以 , 在幼年时候 , 她在父亲的眼中已不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 , 而是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己 。在她十六岁时 , 跟随父亲欧洲留学 。
这一年里 , 她游历了伦敦 , 巴黎 , 日内瓦 , 罗马 , 法兰克福和柏林等地 , 心中萌生了对建筑的热爱之情 , 并且初遇此生对她念念不忘的大才子——徐志摩 , 两人之间 , 产生了暧昧的情愫 。然而徐志摩是有妇之夫 , 他的求婚遭遇林父的反对——必须离婚才能再娶 。而当徐志摩为爱“抛妻弃子”后 , 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梁家与林家早有婚约 , 而梁启超也已把林徽因当作儿媳来看 。在那个年代 , 梁启超的思想是非常超前的 , 他赞成自由恋爱 , 并没有即刻让他们成亲 , 建议他们先去宾大完成学业 , 相处之后再行成婚 。而成婚之后 , 又为两位新人安排好了欧洲的蜜月旅行 , 一切安排紧密周到 。也正是因为这本自传 , 也让我们看到了在闭关锁国的清代还有这样一位主张创新 , 思想前卫的学者和官员 。对梁启超的认识 , 可能大多数人都只是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维新变法”运动 , 而对于他的为人 , 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那个社会的贡献 , 我们都是知之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