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记》的读后感大全( 四 )


随手翻开一页 , 你就能看到一个行当 , 你就可以沉浸进去 , 这行当也许是你见过的 , 比如第二页、第三页的《耕田》 , 你尽可以一边看作者的文字叙述 , 跟随作者回顾我国几千年的农耕历史 , 展望我国农耕未来 , 一边看作者拍摄的各地不同的农耕图 , 然后还可以调动自己的记忆 , 把自己在生活中在影视中见到的农耕场面调动出来 , 来做一个补充 , 对这个行当更加了解更加亲切 。
你也可以根据你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 , 到里面去寻找对应的行当 。比如我今天在花上看见了一只蚂蚱 , 我忽然就想到这本书里去找找有没有相关的行当 , 还真给我找到了《编草虫》 。看到手工艺人“一把剪刀、几只缝针 , 不需成本 , 只卖手艺” 。那一瞬间 , 我真想我的眼前立刻出现这么一个手艺人 , 来给我的蚂蚱写个生 , 留个永久的编织记忆 。看到作者拍摄的照片 , 还想到TVB一个曾经很火的电视剧《戆夫成龙》 , 里面也有编蚂蚱 , 男主人公得罪了女主人公 , 就编了很多蚂蚱向女主人公赔罪 。这个行当 , 让我从现实进入书本 , 从书本又联想到了电视剧 , 这个行当 , 的确很有意思 。如果不是作者把它写出 , 我可能不会有这么一连串的联想 , 无法获得充分的有趣的感觉 。
这本书里面 , 还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行当 , 读起来也很长见识 。比如《补缸》 , 现在的生活中 , 连水缸都很少见了 , 补缸更是从未见过 。跟随者作者的文字 , 仿佛看着补缸的匠人小心翼翼操作着 , 用码钉钉 , 用生铁粉水泥加盐水调制材料进行粘合 , 那个过程 , 在补缸匠的心中 , 估计也会和在故宫修文物一样专心和投入吧 。只是 , 一边看 , 一边想着这些行当夕阳西下 , 估计很快会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 会觉得特别的可惜 。他们又没有重要到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 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所难免 , 一边觉得可惜 , 一边也知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感谢作者为他们留下最后的身影 。读这本书 , 有时欣喜 , 有时也有些悲哀 。作者的文字很精彩 , 介绍每一个行当的时候 , 也就是用半页或者一页的文字 , 很简练 , 有的是介绍这个行当的前世今生 , 有的是给这个行当一个特写 , 有的是写自己和这个行当之间的种种关系 , 读起来很有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