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为人妻的诗词如梦令( 四 )


惊起一滩鸥鹭 。
惊飞了栖息在沙滩上的水鸟 。
惊:惊动 。
起:飞起来 。
一滩:满滩 。
鸥鹭:鸥本指海鸥,鹭即鹭鸶,这里泛指水鸟 。
○鸥鹭惊骇,拍翅飞起,与主人公的“争渡”融合一起,形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极天真之能事 。
【译文】我时常记起有一次在溪边亭子里游赏,面对夕阳,开怀畅叙,游兴高,酒兴也高,陶醉得竟忘记了回家的水路 。
我尽情的游赏够了,已错过光线明亮的辰光 。
船一掉头,胡里胡涂地划进荷花的深处 。
于是大家抢着划呀,划呀,嘻笑声、摇橹声把满滩的水鸟也惊动得飞起来了 。
【简析】人们读李清照,一般对她后期的作品比较熟悉,脑海里凄凉愁苦的印象比较深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她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似一帧无拘无束的生活照,使我们得以认识这位著名词人的早年风采 。
词意是:仲夏的一个午后,作者和亲人外出游玩,在溪边的一个亭子里饮酒,直到日落西山,还留连忘返 。
待兴尽踏上小舟,却迷失了归路 。
结果不知不觉闯入了藕花丛中 。
他们赶紧划啊赶紧划,扑楞楞,惊飞起一滩鸥鹭 。
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用“常记”二字总领,引起下面对回舟误入荷花深处情景的描绘 。
“误入”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因为沈醉;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景象 。
“误”字不仅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词意上巧妙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 。
也正是出了这样的“岔子”,才使主人公平时不易显露的一些性格特点呈露出来,使读者通过不寻常的举动的描绘,窥见其精神世界 。
“争渡,争渡”的重叠,这本是词牌的要求,但在这里却显得妙合自然,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奋争之状,欢快之情,同时使词的音节变得顿挫有力 。
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和措词的精妙 。
(正像曹操《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样,本是配乐时的套语,在作者笔下却与全诗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
)至此,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展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性格和生活 。
鸥鹭在古人诗词中常被写到,它们被认为是“忘机”的飞鸟,独与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们亲狎作友 。
作者在这里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就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潇洒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从而使全词洋溢地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更加浓烈,更加感人 。
李清照的词,遣词造句,多有所创新,看来一目了然,却又引人入胜,耐人咀嚼、思索 。
这首词写日暮,并没有渲染“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的景象,写藕花,也没有描绘“红稀香少”的情态,全篇虽无写景,却是处处有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 。
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
她不愧是抒情词的杰出的作家 。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暮“暮”的本字是“莫”,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意思,...
李清照如梦令的赏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
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知屋外风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
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
”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
”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
”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 。
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
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 。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