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学会给自己看病

人到中年,学会给自己看病
文章图片

人到中年,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我们逐渐参透了生活百味 。
也正因为懂得了一些人生道理,容易变得世故圆滑,生出一些毛病 。
中年以后,避免油腻,就得学会向内审视,自己给自己“看病” 。
01
好为人师之病
作家喇嘛哥说,人到中年,不知不觉就会变得好为人师 。
即便是竭尽全力学着内敛,但在与人交谈中,也会不自觉地把话题引入到别人难以参与的往事里,去炫耀自己的经历 。
宋朝有个官员叫钟傅,自己的字写的不怎么样,却非常喜欢评价别人的字 。
有一次,他见一寺庙中挂着一副匾额,但署名模糊不清 。
于是马上神气活现地对匾额上的字各种吐槽,还让寺中僧人取下匾额,自己重新书写 。
寺僧取下匾额擦干净后,他才发现被钟傅贬低的字,竟是出自颜真卿之手 。
见此,钟傅只得悻悻地嘀咕:“像这样的字画,怎么不刻在石碑上?”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对别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
结果越是好为人师,越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
微博里有位网友讲过自己的故事 。
步入中年后,他不知不觉变得喜欢显摆 。
遇到有人向自己求教,他更是刹不住车,常常把生活、感情、工作各个层面都长篇大论地说给对方听,俨然一个无所不知的“人生导师” 。
可那些经常被他说教的人,非但不感激他,反而一个个都开始和他保持了距离 。
后来他才逐渐明白:
每个人经历不同,自作聪明地用自己的那些大道理指点和干扰他人的人生,最后只会招人反感 。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人际交往最忌讳的,莫过于自以为是地到处秀优越,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去教育别人 。
学会克制自己好为人师的欲望,改掉妄自尊大的毛病,才是中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
人到中年,学会给自己看病
文章图片

02
大话吹牛之症
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喜欢满口大话,天南地北地扯,吹捧自己 。
小品《有事您说话》里,郭子是一个在铁路部门上班的中年人 。
为了让别人高看自己,他常常自吹自擂,无限夸大自己的能力 。
他不仅谎称自己在铁路部门有关系,还四处吹嘘自己有能耐,可以买到别人买不到的票 。
朋友听说他人脉广,便托他帮忙弄两张春运期间的卧铺票 。
为了让自己说出去的大话不被揭穿,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
他大冬天连夜去排队买票,结果排了一晚上没买到,最后自掏腰包买了高价票 。
妻子得知后,和他大吵一架,还愤怒地表示这日子跟他没法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