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诗词满分作文( 五 )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
这句镑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揽恤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 。
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 。
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 。
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 。
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 。
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 。

【高考作文诗词满分作文】

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 。
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 。
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桃,繁华而不浮躁 。
【点评】:无情未必真豪杰 豪杰亦应勤思考 该文立论明确、鲜明,即以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为喻,借康德之语道出行人类要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就必须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这一主题 。
论证过程严密、思辨,充满辩证法 。
既呼吁理智控制下的柔情,认为世界失去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自,多么令人窒息,同时又 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希望人们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让生命美丽而不轻桃,繁华而不浮躁 。
...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应该是湖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题目是《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内容如下: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 。
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 。
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 。
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 。
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 。
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 。
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 。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
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 。
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
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 。
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 。
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 。
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 。
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 。
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 。
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 。
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 。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 。
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 。
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