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传》读后感怎么写?( 五 )


中学时代,他在哈罗中学属于末等生,便去考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 。两次考试,他都名落孙山 。第三次,他终于及格,进入了心仪的学校 。但他和步兵班失之交臂,被分在了最差的骑兵班 。
在军旅生活中,他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学识日趋丰富,在很多方面都比别人技高一筹,这为他今后的道路创造必备的条件 。军校生活结束后,原来哈罗学校的末等生,竟然成为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158名学员中的第八名 。
在他任英国首相时期 。一战后的英国,和平主义盛行,军队废弛,装备陈旧,全国处于“歌舞升平”中 。对海对面的纳粹德国,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靖绥主义 。当纳粹吞并捷克时,张伯伦竟然以他国利益,换取个人和平 。丘吉尔上任后,面临着巨大挑战 。海对面的纳粹德国已经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正对英伦三岛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丘吉尔用着他孜孜不倦的精力带领英国人民抵抗异族侵略,直至迎来了最后的胜利的曙光 。

《丘吉尔传》读后感怎么写?


丘吉尔,印象中只是一名前英国首相,政治家,但看完《丘吉尔传》后明白了:丘吉尔还是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采访人员,还领导英国人迎来了二战的胜利,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 。
丘吉尔曾是一名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严重偏科的劣等生,也未读过大学 。他当过骑兵中尉,做过随军采访人员,还曾是一名情报人员 。从政后,从保守党跳到自由党的,再从自由党跳到保守党,从内政大臣转任海军大臣再到英国首相 。他曾经输过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而被迫离职,可是似乎一直以来他对于自己心中的信念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 。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精神抖擞地迎接新的挑战,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他曾经说过:“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 。”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反对过他的人 。虚怀若谷的体量帮助他摆脱许多烦恼 。二战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 。5月23日丘吉尔辞职,并将大选定于7月5日举行 。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首相的丘吉尔,却在大选中惨败,他后来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其宽宏大度可见一斑 。
二战初期形势对英国十分不利,尤其是当法国被入侵仅仅5周后就快速沦陷以及英国上空不断出现来自德国的疯狂空袭让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一名政治强人站了出来——丘吉尔 。他凭借着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和从不屈服的战斗意志不断地鼓舞着绝望的英国人 。在二战的严峻关头,面临法西斯主义的狂潮他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并最终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