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锡惠公园导游词怎么写?( 三 )


过金刚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莲静卧,名“日月他” 。池上架一石桥,名“香花桥” 。池是南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 。香花桥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桥的名称取自佛经: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之时,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 。香花桥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圆形浮雕,中间两扇石门,一开一闭,表示虔诚的善男信女可以从开着的佛门进入,若是恶人佛门则永闭不纳 。所谓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或者说;善门开,恶门闭 。游人过桥,都会在开着的石门上踏一脚,表示愿做善人 。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进二山门,请看古银杏树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横卧一石,名“听松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它是驰名全国的江南奇石之一 。石块天然断裂形成,质地坚硬,一端翘起,宛如石床 。唐高宗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应无锡县丞公孙罗之邀请同游惠山,特地篆写“听松”两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纪念,虽经1200多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床边原有两棵古松,毁于元末 。
“听松石床”前的古树为银杏,相传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经历了600多年风霜 。据说当时共种有18棵,象征佛门18罗汉,现仅存这一棵 。此树高21 米,直径1.91米,为雄性银杏,只开花不结果,离地6米的树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树龄了,却结出了圆圆的果实 。但在1982年,这棵雄性古银杏,居然也结出了7粒白果 。古银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观”4个篆字,是清代无锡书法家邵涵初所写 。意思是说人们在此可以“俯察古树之茂盛,仰观锡惠之秀色” 。
【大同殿—竹炉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宝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 。到清同治年间,大同殿及周围建筑被毁 。后来在此旧址建造了一所树堂名“昭忠词” 。前厅里壁上嵌有李鸿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词记》等两道石碑 。请看这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梁枋、柱头、门楼都画栋雕梁 。图案为戏文风景、花卉鸟兽等 。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树堂建筑,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殿后天井中还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树龄 。中秋时节,桂花飘香,使这座建筑显得更为清雅 。
由大同殿出南边门,不远处就是“竹炉山房” 。这里原是惠山寺弥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 。房前平台,檐廊古朴典雅,头门边两块磐陀石 。正中匾额“竹炉山房”是1979年李苦禅重题 。两旁柱上的对联:“削竹编炉,原是山房旧物;烧松煮雪,久为衲子珍藏 。”为无锡书法家朱家驻题写 。
相传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访惠山寺 。寺僧性海砍倒一根竹子,一截为三,搭成竹炉,上架钵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 。朱元津品尝了竹炉上煮的茶,极为满意,赞扬性海是罗汉下凡、后来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创建听松庵,退居庵内,品茗听松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茶炉,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 。竹炉高不过一尺,外面用竹编织,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形似道家的乾坤壶,叩之有金石之声 。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 。当时名画家王紴作画,学士王达题诗,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使竹茶炉流芳于世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重建弥陀寺时改名“竹炉山房”,专门在这里用竹炉煮茶招待四方宾客 。后原炉多次被毁,康熙年间,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在1684年重制了两只竹炉 。竹炉山房也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 。1984年把乾隆诗碑移到山房门厅和廊下 。正中一块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来无锡写的《咏惠泉》诗,背面刻着乾隆第四次来无锡时写的4首诗 。东边一块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来无锡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