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译注读后感怎么写?( 七 )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 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 , 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 。近年来 , 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 , 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 , 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
首先 , 让我们先看看 , 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 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 , 入则孝 , 出则悌 , 谨而信 , 泛爱众 , 而亲仁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 , 能竭其力;事君 ,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 吾必谓之学矣 。”
子曰:“父在 , 观其志;父没 ,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
樊迟御 ,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 我对曰 , 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 事之以礼;死 , 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 ,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 皆能有养;不敬 , 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 ,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 先生馔 , 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 ,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 则敬;孝慈 ,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 则劝 。”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 , 友于兄弟 , 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 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 , 见志不从 , 又敬不违 , 劳而不怨 。”
子曰:“父母在 , 不远游 , 游必有方 。”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 , 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 。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 , 法律公平的社会里 , “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
在现在这个经济 , 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 , 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 。小孩子们 , 在家都被宠着 , 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 , 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 , 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 。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 , 虽是不缺吃 , 不缺穿 , 但是 , 他们并不幸福 。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 , 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 。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 , 是否应该反思一下 , 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 , 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