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名作( 二 )


是非莫挂心头 。
”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
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 。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 。
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再度的失败,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 。
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
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 。
柳永创作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结果 。
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
柳永的词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我觉得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算代表作 【作品名称】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柳永 【作品体裁】词 [编辑本段]原文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 [编辑本段]作者 作者柳永 柳永[2] (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
宋仁宗朝景祐进士 。
官屯田员外郎 。
世称柳七、柳屯田 。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创作慢词独多,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
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
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 。
有《乐章集》 。
[3]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 。
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 。
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 。
”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
“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 。
“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
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
“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 。
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
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 。
“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
结句篇末点题 。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