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的诗词歌赋

戎马一生的诗词歌赋

求一首悼念丰功伟绩、戎马一生的人的诗词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父子三人同登文学殿堂的不多,能同领风骚的则更少 。
值得称道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不但同登文学殿堂,而且以其辉煌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学 。
本文试就三曹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创作成就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
展开全部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
出身微贱,少时任侠放荡,好权术,喜“刑名之学”,为人简易无威重 。
年轻时曾被当时名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曾随袁绍伐董卓,后迎献帝迁都许昌,自任大将军和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
曹操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围棋都相当精通 。
于戎马倥偬之馀,不废吟咏,创作了不少出色的诗歌 。
王沈《魏书》说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
他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 。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馀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 。
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就如实地描写了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对袁绍等将领各怀私心、畏葸不前之态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
诗末六句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 。
其中也体现了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欲整治国家、统一疆土的胸怀和抱负 。
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
曹操的另一部分乐府诗则表现了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这类诗悲歌慷慨,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 。
《短歌行》是其中的代表 。
全诗共八解,开头两解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他爱贤若渴的心情 。
末解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他搜览人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伟怀抱 。
这首诗经过几个低昂回旋,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复杂多端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
此外,他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老当益壮的战士情怀 。
《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通过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
游仙诗也是曹操诗歌的重要级成部分 。
在这类诗中,曹操展开绮丽的想象,吟咏了与仙人遨游天地、宴饮等宏大场面,这些诗从表面看有脱离现实的一面,然而,当曹操以质朴的语言、绮丽的想象折射现实时,对士人朝不保夕的忧生意识有曲折的反映 。
曹操的诗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由于创造性较大,对后代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 。
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法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 。
从他这种旧题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新事乐府,再到白居易等到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肪相承的发展 。
另外,《诗经》以后,四言诗很少佳篇,曹操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抒情传统,创造出一些动人的篇章,使四言诗再一次放出光彩 。
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诗都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 。
于公元220年代汉自立,是为魏文帝 。
现存诗歌四十首,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宴游诗,这些诗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比较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
第二类是抒情言志之作 。
如《黎阳作诗》三首,写曹军南征之事,既描写行军的艰苦,更突出了“救民涂炭”和志在“靖乱”的决心 。
第三类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了曹丕诗的水平 。
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二首等 。
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